進入6月份以來江西省持續(xù)強降雨,尤其是20日開始全省出現今年以來累計雨量最大、降水強度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集中強降雨過程,造成江西九江、上饒、景德鎮(zhèn)等地發(fā)生嚴重洪澇災情,給災區(qū)群眾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省民政廳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民政部工作要求,始終將防汛救災工作作為全省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全力做好抗災救災工作。
一是第一時間傳達中央領導、省領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時下發(fā)《轉發(fā)國家減災委員會關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進一步做好當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貫徹落實鹿心社書記、劉奇省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和《轉發(fā)民政部關于做好當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等多個特提通知,將中央領導、省領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國家減災委、民政部工作部署傳達到位、落實到位。6月18日,省民政廳專門召開廳長辦公會,聽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情況匯報,對新一輪強降雨防范應對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強調。災情發(fā)生后,廳主要領導親自坐鎮(zhèn)指揮、親自研究部署、親自調度災情,并深入修水等災區(qū)一線指導救災工作。
二是第一時間研判災害發(fā)展態(tài)勢、加強應急值守。充分發(fā)揮省減災辦統籌協調作用,于6月1日組織氣象、國土資源、水利、農業(yè)等重點涉災部門召開全省災情會商分析會,提前對災害發(fā)生態(tài)勢進行分析研判,提前就重點區(qū)域、重點地段、重點人群的防災減災工作提出建議,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6月23日,省民政廳再次召開防汛救災專題會,研究防汛救災形勢,研判災情發(fā)展態(tài)勢,并決定成立3個工作組,做好隨時趕赴災區(qū)開展工作的準備。全省民政系統嚴格執(zhí)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及時調度、上報災情,省民政廳及時編發(fā)《災情反映》和災情報告29期,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和民政部報告我省災情和救災工作。
三是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組織查災核災。針對全省嚴重災情,省減災委、省民政廳于6月23日19時緊急啟動省級救災四級應急響應,并于24日13時將響應等級提升至三級,聯合省財政廳派出3個工作組連夜趕赴修水、婺源、浮梁、昌江、都昌等重災區(qū)查看災情、協助當地做好救災工作。及時下發(fā)通知,規(guī)定即凡是降雨量超過150毫米的,設區(qū)市民政部門必須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督促、指導縣、市做好救災工作。上饒市、景德鎮(zhèn)、九江市等地市縣迅速落實,及時啟動救災應急響應,迅速派出工作組深入災區(qū)一線核查災情。
四是第一時間積極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災工作。針對修水嚴重災情,省民政廳委托修水縣愛心聯合會牽頭社會力量應急救援的組織協調工作,引導南昌藍天救援隊、九江藍天救援隊、興國曙光救援隊等13支社會力量380余人先后攜帶沖鋒舟、救生艇、水下打撈裝備、救生圈等救災設備抵達修水參與救援工作。截至目前,13家社會力量已經累計救援及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1000余人。修水縣愛心聯合會組織志愿者及時對重災區(qū)杭口鎮(zhèn)坪下村100多名情緒不穩(wěn)定的受災群眾進行心理疏導。兄弟省份社會力量浙江省溫州螢火蟲救援隊、廣東省佛山菠蘿救援隊等也于6月25日趕到修水并分赴重災區(qū)杭口鎮(zhèn)、太陽升鎮(zhèn)參與緊急救援工作。
五是第一時間調撥物資、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省民政廳及時派出工作組,指導各地采取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投親靠友等多種方式,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特別是重災區(qū)修水、婺源、浮梁、昌江等4縣(市、區(qū))設置集中安置點95個、安置群眾近1萬余人。同時,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緊急安排省級救災資金1000萬元,并調撥11200床棉被、毛毯、毛巾被、衣服和草席等救災物資發(fā)往修水、浮梁、婺源、武寧等重災縣,修水、婺源、浮梁、昌江等先后發(fā)放了棉被1100余床、毛毯1650余條、快餐6500余份、方便面14135余箱、面包600余箱、餅干300箱、礦泉水8947余箱等一批救災物資,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確保災區(qū)社會安定、人心穩(wěn)定。(根據江西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