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民政廳聯(lián)合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等13個廳(局,、聯(lián)合會)出臺了《河南省社會救助申請家庭經(jīng)濟狀況核對辦法》,。《核對辦法》充分貫徹《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符合當前“一網(wǎng)通”便民服務的新要求,,真正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逗藢k法》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核對對象全,。核對對象是指接受核對機構對其經(jīng)濟狀況進行調(diào)查、核實的申請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主要包括:申請人本人和配偶,;父母和未成年子女;已成年但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包括在校接受本科及其以下學歷教育的成年子女;其他具有法定贍養(yǎng),、扶養(yǎng),、撫養(yǎng)義務關系并長期共同居住的人員。根據(jù)社會救助項目需要,,非共同生活法定贍(撫,、扶)養(yǎng)人等其他人員也可列入核對對象。
二是核對范圍廣,?!逗藢k法》適用于河南省內(nèi)政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實施最低生活保障、住房救助,、教育救助,、就業(yè)救助等社會救助工作中涉及的核對工作,由各級民政,、教育,、公安、人社,、國土,、住建、交通,、農(nóng)業(yè),、稅務、工商,、證券,、保險、銀行,、殘聯(lián)14個部門或單位提供與核對對象家庭經(jīng)濟狀況有關的信息,,對核對對象的車輛、房產(chǎn),、社保,、納稅等各個方面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跨界核對”。
三是核對內(nèi)容細,。核對內(nèi)容涵蓋了影響認定社會救助對象特別是低保對象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核對對象的家庭人口及戶籍情況,;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chǎn)狀況是否與申請一致;申請社會救助對象是否符合救助項目標準要求等,。核對機構可對個人及家庭的支出情況進行核對,,從而為支出型貧困家庭的認定提供重要依據(jù),使社會救助工作更人性化,、更客觀,。
四是核對職責清?!逗藢k法》明確各部門和機構提供的信息內(nèi)容,,以全面、準確地查詢申請人信息,。戶籍信息由公安,、民政部門提供;收入信息由人社,、稅務,、住建部門及金融機構提供;財產(chǎn)信息由住建,、公安,、稅務、交通,、工商部門,、金融機構及農(nóng)業(yè)部門等提供。教育部門,、殘聯(lián)提供的信息,,是發(fā)放補差及分類施保時的有效參考。
五是個人,、家庭和社會的義務明,。核對對象的義務是如實提供個人或者家庭經(jīng)濟狀況的有關信息,不得隱瞞和虛報,,且應書面授權核對機構并積極配合核對機構依法開展調(diào)查工作,。核對對象的工作單位及其戶籍地或居住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相關組織的義務是協(xié)助核對機構依法開展核查工作,。
截至目前,,全省18個省轄市和7個省直管縣(市)成立了核對機構,17個省轄市和10個直管縣(市)建立了核對平臺,,12個省轄市和8個直管縣(市)已出臺核對辦法,,159個縣(市、區(qū))均開展了信息核對工作,。截至2018年3季度,,全省受委托核對低保信息351萬人次,,223萬戶次,檢出不符合低保條件9.3萬人次,,5.1萬戶次,,檢出率分別為2.64%、2.28%,?!逗藢k法》的出臺將進一步完善部門間信息共享機制,提高社會救助工作效率,,提升救助對象認定準確率和社會救助的精準度,。(根據(jù)河南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