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關于“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工作要求,,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體系建設等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孤困兒童的關愛保護和救助保障工作。6月1-30日,,黑龍江省民政廳將聯(lián)合省直有關部門開展孤困兒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救助月活動,并制定了《全省孤困兒童,、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月活動實施方案》
屆時,,教育、公安,、司法,、衛(wèi)生、共青團,、婦聯(lián),、殘聯(lián)、關工委將各負其責,,組織好本系統(tǒng)內活動,,同時,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充分發(fā)揮部門聯(lián)動作用,共同為全省孤困兒童,、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孤困兒童的關愛保護和救助保障工作貢獻力量。
活動將集中一個月時間,,以0—18周歲的孤兒,、困境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為對象,,以“攜手同行,、溫暖童心”為主題,以“溫暖六個一”系列活動為主,,多部門聯(lián)合行動,,廣泛開展多種關愛活動,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構建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家庭首責,、基層主責,、政府負責、部門履責、社會同責”的責任體系,。
具體包括:一是舉辦一次歡慶節(jié)日活動,。兒童福利機構、教育機構,、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要積極為兒童舉辦“家鄉(xiāng)美好新變化”游園活動,、兒童主題書畫攝影比賽,、歌舞讀書朗誦聯(lián)歡會、觀看影視表演節(jié)目等內容積極向上,、有益身心健康,、富于教育意義的節(jié)日活動,為兒童成長留下美好記憶,。二是送上一份溫暖慰問,。圍繞兒童關愛對象和兒童福利機構,各級,、各部門領導帶頭走訪慰問,,了解民情民意,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兒童身邊,。三是開展一系列教育講座。兒童所在學校,、機構,、社區(qū)要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對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加強兒童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的教育,,對兒童監(jiān)護家庭開展依法監(jiān)護教育,對兒童師資人員和護理人員開展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對兒童服務機構加強消防安全和崗位責任安全教育,,對社會群眾廣泛開展涉及兒童的法治宣傳教育等,,提升兒童群體周邊環(huán)境安全水平,。四是提供一批項目援助服務。開展慈善助醫(yī)義診篩查活動,。以“明天計劃”定點醫(yī)院,、省小兒腦癱康復項目定點醫(yī)院、“神華愛心行動”定點醫(yī)院等為依托,,鼓勵一大批優(yōu)質醫(yī)療機構,,深入基層社區(qū)開展兒童疾病篩查義診活動;開展智力幫扶活動,加強職業(yè)教育和實用技術教育,,提升困境兒童成年后的社會競爭能力,;開展助殘活動,為有需求的0-6歲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推進和落實縣級政府困境兒童和涉案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機制建設,,積極實施司法行政和民政部門簽約活動,及時為特殊困境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法律援助,。五是引領一批愛心奉獻行動,。鼓勵和動員社會愛心人士、企業(yè),、兒童福利協(xié)會等積極為孤困兒童,、留守兒童奉獻愛心,義賣,、捐款,、捐物、助養(yǎng),、助醫(yī),、助學、助工,。廣泛開展社工,、志愿者服務,培養(yǎng)兒童專業(yè)社工隊伍,、志愿者隊伍和專業(yè)護理人才隊伍,。圍繞特殊困難兒童的現實需求,廣泛招募社會志愿者開展親情陪伴,、心理撫慰,、安全自護、學業(yè)輔導,、感受城市等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報刊、電視臺等媒體招募“愛心媽媽”“愛心家庭”,,實施“一對一”“多對一”幫扶對接,,為特困兒童構筑母愛天空,使其享受家庭的溫暖,。積極鼓勵公益性社會組織參與關愛志愿服務,。幫助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進行親子通聯(lián),讓兒童感受父母的關愛,,增進兒童對親人的理解,。六是掀起一個關愛兒童輿論熱潮,。聯(lián)合有關媒體,通過開辦專題,、專欄,、專版等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關愛困境兒童的重要意義,、關愛行動的主要內容,,宣傳關愛貧困兒童的典型事跡,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愛困境兒童的良好氛圍,,動員社會力量為特困兒童辦實事,、獻愛心。(根據黑龍江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