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青海省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工作,,盡快形成一批社會各界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地名轉化成果,,省民政廳緊緊圍繞《2018年度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多措并舉,、狠抓落實,取得了較好成效,,集中體現(xiàn)為“三個大”,。
一是資金保障力度大。今年,,積極爭取到國家財政地名普查工作補助資金1548萬元,,重點用于成果轉化工作,在與省財政廳溝通協(xié)調后,,迅速下?lián)芨鞯?,要求各級普查辦及時向黨委、政府專題匯報,,爭取在成果轉化工作資金,、人力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積極解決配套補助資金,,為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工作奠定了基礎。
二是示范創(chuàng)建力度大,。為進一步提升地名文化對城鎮(zhèn)建設的支撐作用,,打造高原特色小城鎮(zhèn)建設,結合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構建東部城市群和蘭西城市群建設總體思路,,選定湟源、互助,、循化,、共和,、貴德、河南,、治多,、德令哈8個縣(市)開展地名標志設置示范縣創(chuàng)建工作,并在補助資金方面給予一定傾斜,,目前該項工作已啟動實施,。
三是工作指導力度大。始終將成果轉化貫穿于地名普查全過程,,2015年制發(fā)了《青海省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轉化規(guī)劃(2015—2020)》,,指導各地在普查工作結束后,集中力量開展成果轉化利用工作,,并堅持以項目為支撐,,結合本地地理、歷史,、文化,、社會、習俗等要素,開展本轄區(qū)地名規(guī)劃的落實工作,,推動地名成果轉化,。為加快推進青海省普查成果轉化步伐,提高各地工作水平,,繼5月份在貴德縣舉辦全省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工作培訓班之后,,8月中旬再次舉辦地名普查檔案整理暨圖錄典志編纂工作專題培訓班,邀請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省師范大學,、省檔案局、省地方志辦公室的專家教授,,針對全省各地普查成果轉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各市(州)、縣(市,、區(qū),、行委)主管地名普查工作的民政局長、業(yè)務骨干,、技術支持單位共計120余人進行了培訓,,為青海省有序推進地名普查成果轉化工作,形成一批符合青海省實際,、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名成果轉化產品打下了基礎,。(根據青海省民政廳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