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平
湖北省竹山縣地處鄂西北邊陲,、秦巴山腹地,轄17個鄉(xiāng)鎮(zhèn),、244個村,,有人口45萬,是全國“十星級文明戶”創(chuàng)建發(fā)祥地,、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qū),、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近年來,,竹山縣不斷健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體系,,入選全國27個留守兒童健康教育試點縣,,并探索了“四位一體”留守兒童關愛服務模式,,為全縣7.97萬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環(huán)境??h文明委獲評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先進集體,。
強化“三大保障”,擰緊“責任鏈”
強化組織保障——縣,、鄉(xiāng),、村分別成立由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縣委縣政府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具體問題,形成了上下貫通,、運轉高效的責任體系,。
強化陣地保障——成立竹山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推動17個鄉(xiāng)鎮(zhèn)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全覆蓋,,建成安幼孝老中心53家,、童伴之家20家、留守兒童托管中心24家,、村級社工室244個,,明確村(居)兒童主任244名,實現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有場地,、有人員,、有功能、有制度,、有活動”五有標準,。
強化資金保障——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統(tǒng)籌財政資金,、彩票公益金等3176萬元用于未成年人監(jiān)護支持,、監(jiān)護監(jiān)督、監(jiān)護落實等服務,,整合資金200萬元支持縣,、鄉(xiāng)未成年人保護站提檔升級,落實244名村(居)兒童主任交通通信補助29.28萬元,。
構筑“三大體系”,,織牢“保護網”
構筑救助體系——2021年,全縣為113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yǎng)兒童發(fā)放生活補助151萬元,,將1982名困難未成年人納入兜底保障,實施臨時救助80人次12.4萬元;實施“明天計劃”和“孤兒助學工程”,,為16名上大學孤兒發(fā)放助學金16萬元,,資助經濟困難學生4.71萬人次3029萬元;落實0—14歲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救助174人203萬元、兒童康復家庭生活補貼110人42.5萬元,,做到“應保盡保,、應扶盡扶”。
構建關愛體系——深化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實現鄉(xiāng)鎮(zhèn)兒童督導員,、村兒童主任全覆蓋,落實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幫扶;深入實施“童伴媽媽”關愛項目,,在全縣20個村開展未成年人困難幫扶,、親情關愛、課業(yè)輔導,、文體活動等服務5337人次,。
構建保護體系——依托12345市長熱線,竹山縣開通了未成年人關愛保護電話專線,,同時建立完善“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jiān)護干預”等未成年人保護關愛四項制度,,構建“六大保護”工作矩陣,織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網絡,。
建立“三大機制”,吹響“集結號”
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同,、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推動各成員單位共同發(fā)力,共畫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同心圓”,。
建立社會參與機制——鼓勵民間資本在17個鄉(xiāng)鎮(zhèn)興辦校外托管機構,,同時,支持企業(yè)建設鎮(zhèn)村扶貧車間(工廠)109家,,發(fā)展家庭作坊1468家,,吸引留守人員實現在家門口就業(yè),從而從源頭消除了未成年人“留守”問題;培育孵化450支志愿服務隊伍,,常態(tài)開展“童心向黨”“向國旗敬禮”“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钡戎驹阜栈顒樱纬扇鐣⑴c的濃厚氛圍,。
建立結對幫扶機制——全縣常態(tài)化組織村“兩委”干部,、老黨員、老教師,、愛心人士開展未成年人關愛結對幫扶,,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引導,,設立親情熱線,、視頻聊天室,、文體活動室244個,架起未成年人和外出務工父母的連心橋,,為未成年人營造溫馨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作者系湖北省竹山縣委書記)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