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無法出示健康碼進站遭拒,、94歲老人在銀行被抬起做人臉識別,、老人不會使用手機支付無法交醫(yī)保……近期相繼發(fā)生的多起“老人被高科技拋棄”事件,,引發(fā)高度關注,。
在11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fā)改委,、央行等部門進行了回應,。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問題如何解決?有哪些實招?一起來看。
“傳統(tǒng)的方式還是要保留的”
目前中國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5億人,,隨著老齡人口快速增長,,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日常的出行,、就醫(yī)、消費等場景中遇到不便,,不能充分地享受智能化服務帶來的便利,。
11月25日,國家出手了!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這個《實施方案》的核心,簡單用一句歸納就是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傳統(tǒng)的方式還是要保留的”,。第一類就是要保留傳統(tǒng)的紙質憑證,第二類是專設老年人的服務通道,,第三類是保留人工服務,。
趙辰昕透露,正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抓緊研究各領域配套實施方案,,力爭在年底前,盡快出臺一批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最迫切問題的有效措施,。
絕不能讓一位老年人因智能技術看不成病
如今,,很多醫(yī)院都使用智能技術為患者提供掛號、繳費,、打印檢查檢驗結果等服務,,極大便利了廣大患者看病就醫(yī),,但同時,也對一些不使用和不會使用智能技術的老年患者帶來很多的麻煩和困難,。
“我們絕不能讓一位老年人因為智能技術的運用而掛不上號,、看不成病、辦不了事,,要充分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 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說,。
王海東表示,,一是在使用智能技術的同時,要求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還要保留傳統(tǒng)的服務方式,。
二是暢通家人,、親友或者家庭簽約醫(yī)生為老年患者代為掛號渠道,一定要保留這個渠道,,還要暢通這個渠道,。
三是保留人工服務窗口。現場掛號,、繳費,、打印檢驗檢查結果等服務,一定要保留人工服務窗口,,這是老年人熟悉的服務方式,。同時,還要配有導醫(yī),、志愿者,、社工等現場為老年人服務?! ∷氖沁M一步簡化網上預約掛號,、網上問診等智能技術,要能適合老年人的需要,。
不能把健康碼作為出行的唯一憑證
當前,,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各類樓堂館所出入必要“健康碼”,,讓很多老年人犯了難。
“不能把健康碼作為出行的唯一憑證,,要采取線上線下多種方式相結合手段,,方便群眾出行?!?nbsp;王海東說,?! ⊥鹾|指出,一是整合,。把有關的信息自動整合到健康碼,,有很多朋友反映還是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如讓自己去填信息,。通過技術手段,,協(xié)調相關部門,讓電腦多費點事,,讓老年人多省點事,,這是可以做到的。二是互通互認,。三是要保留其他方式替代查驗,。比如,不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憑有效的身份證件或者紙質證明等替代查驗,。四是開設無健康碼通道。五是通過技術手段把健康碼和各種公交卡,、市民卡,、老年卡等整合起來,爭取使其他的替代方式也能夠作為出行的一個憑證,。
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
“老人冒雨交醫(yī)保被拒收現金”事件的背后,,是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手機支付、習慣用現金的現實,,而一些地方拒收現金,,令老年人無助。
對此,,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說,,針對現在出現的歧視、排斥使用現金等情況,,在國務院統(tǒng)一部署下,,將全面開展拒收現金集中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工作。
李偉指出,,將會同相關部委,、地方政府、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基層社區(qū),,共同引導規(guī)范水電煤氣、公用事業(yè)繳費領域,,還有零售,、餐飲,、商場、公園等高頻服務場所的現金使用行為,。同時,,強化日常監(jiān)管。通過暗訪,、巡察等方式開展摸底調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進行重點跟蹤,,對涉及公共服務,、民生及公眾關注度比較高、影響范圍比較大的一些拒收現金主體,,將依法依規(guī)予以嚴肅懲治,。
針對部分智能金融服務和產品主要對標青壯年客群、給老年人造成使用困難的問題,,央行將指導金融機構,,聚焦老年人日常高頻金融場景,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貼合老年人需要的“適老”金融服務,。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也將組織有關金融機構改進服務,,運用一些移動設備延伸服務觸角,,主動上門或者遠程辦理金融業(yè)務。
國家已經出招,,希望老人別再被高科技拋棄!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0年11月27日)
記者:李金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