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 亮 通訊員 李 洋 董子宇
2月12日大年初一,,快到中午時分,,山東省榮成市斥山街道盛家村85歲的盛秀蘭家門被敲響。前來拜年的是該村暖心食堂的志愿者王本蘭,,“姑婆,,給您拜年啊!牛年大吉大利!”伴隨著王本蘭熱情聲音一起進門的,,還有她手中端著的豐盛飯菜?!敖裉焓程米隽琐阳~水餃,,我們給您送來?!蓖醣咎m和志愿者們走進屋,,將水餃和兩菜一湯擺到炕上的小桌上,陪盛秀蘭聊起家常,。
在農(nóng)村,,老人們普遍頭疼兩件事,一是吃飯,,二是照護,,對于無依無靠的特困人員、高齡留守老人等更是如此,。為了解決他們的“一餐熱飯”問題,,榮成市暖心食堂應運而生。這個春節(jié),,盛秀蘭在外務工的女兒選擇就地過年,,為了讓像盛秀蘭這樣的老人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全市363家暖心食堂過年不打烊,。
“在我們膠東,,過年都吃鲅魚水餃,講究年年有余,。平時,,村里特困、高齡留守老人都是到暖心食堂集中吃午飯,。這不,,為了積極響應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就把做好的飯菜送到老人家中,?!蓖醣咎m說,,“這幾天,志愿者們都是一大早就到暖心食堂忙活,,即使是過年飯菜,,也要注意老人的口味,豐盛但不油膩,,確保葷素搭配,、營養(yǎng)豐富?!?/span>
暖心食堂如何讓老人長期受益?持久運營的錢從哪兒來?面對記者的疑問,,榮成市民政局局長王彤算了一筆賬:以一個暖心食堂服務20位老人計算,按兩素一葷一湯的標準,,每人每天需6.5元;服務人員按每天3人計算,,需支付報酬180元;再加上各類廚房用品支出以及食堂裝修,一年下來運營成本約9萬元,?!暗覀冮_辦暖心食堂的原則是不給村(社區(qū))增加額外負擔,?!蓖跬f,因此,,榮成市將食堂建設與開辦農(nóng)村幸福院結合起來,,用好各級對農(nóng)村幸福院的獎補資金,同時整合各部門專項基金用于食堂發(fā)展,,把基金池建好,。
榮成市還出臺《農(nóng)村暖心食堂建設指導意見》,成立了由民政,、農(nóng)辦,、住建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負責解決影響食堂運營過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同時,,將暖心食堂運營與信用榮成建設結合起來,對參與暖心食堂服務的志愿者給予雙倍信用積分,。這些都有力地調動起農(nóng)村婦女參與暖心食堂服務的積極性,,目前,400多支“巧廚娘”婦女志愿服務隊解決了1.2萬名80歲以上農(nóng)村老人的午餐問題,。此外,,對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向食堂的捐款捐物,榮成市也給予相應的信用激勵,,目前,,已接收2萬多家社會組織捐款捐物折合1000多萬元,。
“現(xiàn)在,我們的暖心食堂不但‘揭開了鍋’,,還一直保持‘熱氣蒸騰’,。”王彤介紹,,得知今年春節(jié)暖心食堂要給子女異地過年的高齡獨居老人送餐,,村(居)民們的志愿服務熱情更高了,“我們希望通過暖心食堂配餐這樣的方式,,讓子女不在身邊的高齡獨居老人也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懷和愛,,過安心年、幸福年,?!?/span>
據(jù)記者了解,目前,,榮成市正在研究制訂《農(nóng)村暖心食堂三年工作方案》,,在健全農(nóng)村養(yǎng)老服務體系的同時,搭建更加廣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撬動更加積極的治理活力,,在廣大農(nóng)村形成人人志愿人人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一餐過年飯,,暖胃更暖心。離開盛秀蘭家,,王本蘭和志愿者們又趕往另一戶高齡留守老人盛永財家中,。吃著熱騰騰的餃子,盛永財撥通了女兒的電話:“燕子,,你看,,這是村里送來的午飯,我們自己在家過年挺好的,,你就放心吧……”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