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的阮李明和25歲的杜璐瑤結束了長達2789天的愛情長跑。他們選擇的婚車讓親朋好友感到驚喜且浪漫——一輛520路公交車,。兩個年輕人用一場特別的儀式開啟了幸福生活之旅。
歡慶的喜字,、艷麗的絲帶、五彩繽紛的掛飾填滿車廂,,平日里普通的26座公交車“搖身一變”,,成了私人定制的“幸福婚車”,?;槎Y前一天,二位新人的親朋好友特意對公交車進行了精心裝飾,,大家在車窗上貼上一對新人的照片,,在車廂內張貼懸掛大紅“囍”字和氣球,。
不僅如此,車頭懸掛的大紅花,、車廂兩側張貼的橫幅都在烘托喜慶氣氛,,顯得愛意滿滿?;槎Y當天一早,,公交車準時到指定地點等候新人。
早上7點20分,,阮李明和男方親朋團隊上車前往女方家接親,,再帶著新娘和女方親朋一起駛向午餐地點,儀式結束后,,帶著26位親朋返回新房,。10.5米的公交車來回行駛了100多公里。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26個年輕人拍照,、唱歌、錄視頻,、表演節(jié)目,,其樂融融。
阮李明是安徽省長豐縣公交集團的職工,,他平時在網上也關注到國內城市一些新人用公交車接親的新聞,,覺得這種方式不僅節(jié)能環(huán)保,而且熱鬧喜慶,,就將想法告訴了女友杜璐瑤。二人一致覺得,,“作為年輕人,,婚禮應該簡辦”。
“我們通過抖音,、小紅書看到了公交車接親的注意事項,,縣公交集團以往也有租車業(yè)務,但只是用來接送用餐的親友,,用來接親尚屬首次,。”阮李明回憶,,自己征得公司同意后,,便和女友敲定各類細節(jié),想出座椅上綁氣球,、車輛線路牌起始地換成新人姓名等創(chuàng)意,。
阮李明和杜璐瑤是初中同學,,2016年高考結束后,二人開始戀愛,。選擇公交車接親,,他擔心家里人不同意,因為在當地,,新人結婚基本都會租用“豪車”,,認為這樣“有排面”。
雙方長輩確實也提出了一些質疑,。他們認為,,這是縣城里“聞所未聞的事”。經過二位年輕人勸說和解釋,,雙方家人最終選擇尊重年輕人的想法,,籌備事項十分順利。
婚禮當天一大早,,在親朋好友的注視和祝福下,,阮李明帶著杜璐瑤踏上了這輛喜慶、浪漫的婚車,。在路上,,這輛婚車收獲了不少人贊許、祝福的目光,,成為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新娘杜璐瑤是一名數學教師。在她看來,,和傳統豪車迎親相比,,公交婚車空間大,親朋好友在一輛公交車上可以唱歌,、祝福,、合影,喜慶又熱鬧,,非常時尚,、有個性、接地氣,,也很環(huán)保低碳,。“我們的婚車是最拉風的,,我們是最幸福的‘顯眼包’,。”她感慨道,。
阮李明則覺得,,朋友們坐在一輛車里,,一起聊天唱歌,快樂的效果超出了大伙預期,,也成為可以回味一輩子的高光時刻,。
在二人看來,與傳統婚車相比,,“公交婚車”優(yōu)點不少:一來花費較低,,公交車租賃單價普遍低于豪華婚車,新人還可以自行購買材料裝飾婚車,,能省下不少錢;二來氛圍感不減,,親朋好友同乘一車,一路歡笑,、一路祝福,,更加符合婚禮共同見證、共同慶賀,、共同祝福的本義,,也能讓新人及親友留下不一樣的美好回憶;三來不僅創(chuàng)意滿滿,也在倡導低碳綠色出行,,引領未來時尚,、綠色、節(jié)約的婚禮新風尚,。
近年來,,合肥市長豐縣在創(chuàng)新婚俗禮儀、做好婚姻家庭輔導服務等方面持續(xù)發(fā)力,,推進婚俗改革,。越來越多長豐年輕人開始打破陳規(guī),與時俱進,,進而催生了一系列形式新穎,、文明向上、低碳環(huán)保的婚慶方式,。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為更好服務新人結婚需求,,合肥市推出由文旅、民政,、軌道,、公交等多部門聯動的城市服務,圍繞“奔向幸福,、分享幸福,、永久幸?!敝黝},發(fā)揮青年人創(chuàng)意,,更好滿足市民“邁向幸福,,由此出發(fā)”美好愿望。
去年12月28日,,安徽省首個公園式婚姻登記處正式對外辦公,。登記處坐落在駱崗公園園博小鎮(zhèn)內,面積約750平方米,,設施齊全,,布置典雅。室外,,舊建筑與現代景觀相映成趣,,綠樹掩映,鳥語花香,,且提供了4個新人拍照打卡點,。2024年元旦當日,214對新人在此辦理了結婚登記,。
不久前,,全國首個軌道車站內的婚姻登記處“幸福壩婚姻登記處”落成,這標志著合肥軌道也推出私人定制城市婚禮服務,。此外,,為給合肥市民喜結佳緣時提供低碳環(huán)保、新穎獨特,、喜慶熱烈的出行服務,,合肥公交集團于2024年1月19日起推出3條“幸福巴士”定制專線,方便市民乘坐“幸福巴士”拍婚紗照,、領證打卡,、接親送親,向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出發(fā),。
(王海涵、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