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閆 潔) 近日,,陜西省民政廳、省教育廳等14部門聯合印發(fā)《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對健全低收入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預警和常態(tài)化救助幫扶機制等作出安排,。
《實施意見》合理確定了低收入人口的范圍,,優(yōu)化低收入人口認定程序,并要求各級民政部門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信息平臺,,科學設置預警指標,,為精準救助、綜合幫扶提供支撐,。要求各地根據低收入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預警信息,,按照困難程度、類型和急難需求,,分層分類落實好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和急難社會救助等救助幫扶工作;促進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引導,、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企業(yè),、社會組織和個人,,面向低收入人口開展慈善幫扶活動;建立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銜接機制,,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樣化救助幫扶,。
《實施意見》明確,各地要以縣(市,、區(qū))為單位建立本地區(qū)救助資源項目清單,,完善困難群眾需求摸排,、救助服務有效對接,、救助結果跟蹤評價等工作機制,增強社會救助服務供給能力,。同時,,積極推進“互聯網+社會救助”服務,健全常態(tài)化數據比對篩查,、困難風險及時預警和部門聯動救助幫扶的全鏈條工作機制,,努力實現精準救助、高效救助,、溫暖救助和智慧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