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 俊
5月12日,,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同意擴大內地居民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的批復》,,上海等21個省市納入試點范圍,,6月1日起實施,。雙方均非上海戶籍的婚姻登記當事人,只要一方持有上海居住證,,就可憑一方的居住證和雙方戶口簿,、身份證,在上海任意一個區(qū)級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辦理婚姻登記,。作為試點城市,,上海市、區(qū)兩級民政部門精心準備,、優(yōu)化服務,、周密實施,積極推動婚姻登記服務提質增效,,持續(xù)創(chuàng)新打造優(yōu)質服務窗口,努力把利國利民的好事辦實,、辦好,。
直面需求,提升信息化水平
長期以來,,按照婚姻管理制度的要求,,上海婚姻登記服務只面向1400萬本市戶籍人口中的適婚人員,。市民政局調研發(fā)現,,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長期在滬工作,、生活,、學習的群眾回戶籍地辦理婚姻登記,不僅耗費時間,、精力和財力,,也存在很多不便,群眾對“跨省通辦”的需求十分強烈,。
如何解決發(fā)展中的難題,?近年來,信息技術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為解決不少老問題提供了新方案,。
實現“跨省通辦”,,最關鍵的是證照數據信息準確。市民政局完成了1950年以來共計531萬余條婚姻登記歷史檔案數據分析,,補錄182萬余條數據,;完善與全國婚姻登記信息系統的數據交換,并與市大數據中心,、公安,、法院、殘聯等部門加強信息共享,,確保信息核驗準確,。
同時,市民政局指導各區(qū)婚登機關配置智能婚登一體機,、自助照相機,、高拍儀、簽字屏等,,上線新版婚姻登記管理信息系統,,集圖像采集、人臉識別,、電子簽名等多項功能于一體,,并接入了全市“一網通辦”平臺,讓婚姻登記手續(xù)更“簡”,、辦證效率更“快”,、辦事體驗更“佳”。
市民政局重點關注居住證核驗,,升級改造婚姻登記業(yè)務預約系統和登記系統,,并與市大數據中心、市公安局人口辦建立了居住證電子證照調用機制,,為“跨省通辦”精準服務打好基礎,。
接力推進,提升服務水平
效率的提升,,為行業(yè)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2022年9月,上海開始在9個區(qū)開展“全市通辦”試點,,12月在全市16個區(qū)全面實施,,僅用時3個月。
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蔣蕊在今年4月做客上海電臺“民生訪談”直播節(jié)目時談道,,“全市通辦”是第一步,“跨省通辦”是持續(xù)深化,、接力推進的第二步,,讓婚姻登記這項基本公共服務能逐步向常住人口覆蓋,,讓持有居住證的群眾能享受就近辦理婚姻登記的便利。
市民政局將“跨省通辦”作為提升婚姻登記服務水平的重要契機,。國務院批復后,,市民政局第一時間成立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分管負責人為副組長的工作專班,,制訂相關實施方案,,明確試點工作納入市局對區(qū)局重點考核內容,納入婚姻文明行業(yè)創(chuàng)建評價責任,,各區(qū)也成立專班,,落實好主體責任。同時,,修訂辦事指南,,統一規(guī)范受理條件、辦理流程等,,制作便民服務問答,,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和通俗簡潔的語言將開始時間、攜帶材料,、注意事項等一次講清講明,,并對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點等進行梳理。
今年元旦,、“五一”“2·14”“5·20”結婚登記高峰日,,上海開展崗位練兵,做到了婚姻登記“零投訴”“零差錯”,,實現了婚姻登記合格率100%,還建立定期案例交流學習制度,,通過分析典型案例等總結共性,,提升能力?!翱缡⊥ㄞk”首日“大考”前,,市民政局開展模擬登記演練,邀請前期咨詢過“跨省通辦”相關業(yè)務,,持居住證且有登記結婚意愿的準新人作為“體驗官”模擬登記,,在新的預約系統和登記系統上進行操作演練。同時,,召開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工作部署會暨培訓會,、信息系統操作專題培訓會,為全市所有婚姻登記人員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業(yè)務培訓,,解讀政策,、交流學習,、演示系統、答疑解惑,。
持續(xù)創(chuàng)新,,打造優(yōu)質窗口
6月1日,準備已久的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終于拉開帷幕,。截至6月1日21時的統計數據顯示,,婚姻登記“跨省通辦”首日,上海16個區(qū)級婚姻登記機關迎來了133對跨省辦理婚姻登記,,占到這一天全國21個試點地區(qū)跨省辦理婚姻登記881對的15.1%,。
這一天,上海16個區(qū)級婚姻登記機關叫響“證照準,、查得到,、就能辦”的口號,堅持依法辦理,,該有的程序一步不能缺,、該提交的材料一件不能少、該核查的信息一條不能漏,;堅持系統核查驗證,,確保信息查得到、查得準,、可核驗,;堅持做好政策宣傳解讀,落實“首問負責制”,。各區(qū)還發(fā)揮“首日效應”,,廣泛宣傳婚姻登記工作、婚俗改革成果,、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等,。
浦東新區(qū)開展主題頒證活動,讓新人們通過共同制作黏土紀念相框,,在浪漫的氛圍中感受默契以及創(chuàng)造的樂趣,。
奉賢區(qū)在服務大廳特設本地非遺“南橋撕紙”婚俗文化體驗環(huán)節(jié),展示非遺婚俗文創(chuàng),,邀請非遺傳承人,、大學生志愿者等,為新人開展“南橋撕紙”等非遺公益活動,,讓婚姻登記服務和民俗文化充分融合,。
嘉定區(qū)在婚姻登記窗口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崗”,黨員佩戴黨徽上崗,,亮身份,、樹形象,、作表率,讓鮮紅的黨旗飄揚在登記服務第一線,。
黃浦區(qū)開設婚姻家庭輔導學堂和線上講堂,,把婚前教育、婚姻咨詢,、情感輔導,、心理疏導教育延伸到社區(qū),打造“家門口”的服務陣地,。
民政為民,、民政愛民?;橐龅怯洝翱缡⊥ㄞk”的背后,,是民政人的辛勤付出和愛心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