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的政策意見,,進一步推進流浪乞討人員尋親服務工作,,部署開展救助管理機構(gòu)和托養(yǎng)機構(gòu)“開放日”活動,6月13日,,民政部召開全國流浪乞討人員尋親工作暨2019年救助和托養(yǎng)機構(gòu)“開放日”活動媒體通氣會,。
會上,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向媒體通報了近年來流浪乞討人員尋親服務工作情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和對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各級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gòu)認真履行職責,,狠抓工作落實,救助管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767萬人次,,其中未成年人80.8萬人次,,精神障礙患者、智力和肢體殘疾人員共227.7萬人次,。其中,,2016年以來全國累計救助因無法查明身份信息而滯留超過10天以上的流浪乞討人員28萬人次,占同期全部救助量的7.1%,。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睘榍袑嵶龊脺羧藛T尋親返鄉(xiāng)工作,,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重要決策部署,,在健全工作機制,、強化部門協(xié)同、壓實工作職責,、嚴格責任追究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民政部門從完善救助尋親政策、健全尋親服務體系,、強化現(xiàn)代科技手段,、加強社會力量參與等多個方面入手,著力提升救助尋親服務水平,。特別是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手段,,拓寬了尋親渠道,強化了尋親手段,,提高了尋親成功率,。2015年10月開發(fā)啟用全國救助尋親網(wǎng),依托這一覆蓋全國,、實時更新,、互聯(lián)互通的滯留受助人員尋親平臺,三年多累計發(fā)送滯留人員信息95941人次,,尋親成功47209人次,。積極拓展尋親渠道,2016年7月4日與今日頭條開展公益尋親合作項目,,借助今日頭條精準地域推送技術,,累計發(fā)布尋親信息36889人次,,成功尋親7456人次。2018年10月25日與百度在線網(wǎng)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開展合作,,在救助管理機構(gòu)推廣百度人臉識別智能程序,,一年來共進行201198次人臉識別,實現(xiàn)6493次走失人員比對成功,。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9年5月底,全國共有長期滯留人員34805人,,與2017年4月底的49408人相比,,下降了14603人,減少近30%,,每年可節(jié)約財政支出10多億元,。與2015年同期相比,共減少長期滯留人員5萬多人,,累計減少財政支出近50億元,,讓更多的滯留人員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與家人團聚,,減少失散家庭的精神痛苦和物質(zhì)損失。
社會事務司佘瑞東副司長介紹了2019年全國救助管理機構(gòu)和托養(yǎng)機構(gòu)“開放日”活動部署安排情況,。前不久,,民政部印發(fā)《關于深入開展2019年全國救助管理和托養(yǎng)機構(gòu)“開放日”活動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今年“開放日”活動主題為“大愛尋親,、溫暖回家”,目的是切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和充分展示“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廣泛宣傳尋親服務工作,,大力推廣智能尋親手段,,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參與,助力流浪乞討人員返鄉(xiāng)回家,?;顒又攸c集中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宣傳救助成效,,傳播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愛關懷,;二是展示照料服務,特別是近年來的工作成效;三是介紹尋親工作,,呼吁動員社會各界參與支持救助尋親,;四是弘揚傳統(tǒng)美德,引領社會正能量,;五是引導公眾參與,,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愛流浪乞討人員的氛圍。
《通知》要求,,各地要集中組織宣傳報道,,充分運用群眾喜聞樂見、行之有效的宣傳形式和傳播平臺,,廣泛開展宣傳活動,擴大救助工作的感召力和影響力,。要求各地不僅要發(fā)揮民政部門的牽頭作用,,還要積極爭取當?shù)攸h委、政府的支持,,加大相關部門協(xié)調(diào)力度,,發(fā)揮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的作用,,吸收動員社會力量,,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媒體記者,、愛心人士等參與活動,上下聯(lián)動,、左右協(xié)同,,共同營造文明、和諧,、整潔,、有序的社會環(huán)境,以優(yōu)異的工作成績向建國70周年獻禮,!
民政部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fā)言人賈維周主持通氣會,民政部社會事務司有關負責同志,,今日頭條,、百度等尋親服務合作單位負責人,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記者20余人參加了此次新聞通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