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呵護春苗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堅持“電亮八桂 圓夢小康”的理念,把志愿服務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拓展近年來開展的“春苗計劃”,,聚焦貧困地區(qū)小學,重點服務于貧困地區(qū)的貧困學子,,著力打造“志愿服務基地+春苗成長營+志愿者服務隊”的扶貧工作模式,2015年來共有2816人次參加“愛在南網·春苗成長營”志愿服務活動,。
以點帶面,輻射開展
2016年5月20日,,首個“電亮八桂”廣西電網公司志愿服務基地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東蘭縣坡索村成立,,由廣西電網公司團委、坡索村委聯合訂立了《志愿服務基地服務公約》,。
為了更有效助力定點扶貧村脫貧致富,,同年在南方電網公司、自治區(qū),、各地市(縣)定點扶貧村設立創(chuàng)建了一批志愿服務基地,。
自活動開展以來,公司團委在14個地市共成立了16支青年扶貧志愿服務隊,,在6個定點扶貧村建立了“電亮八桂·志愿服務基地”,。
建設“四有”服務基地
為建立配套志愿服務機制,每個志愿服務基地做到“四有”,,即:有一塊統一制式的牌匾,,有一套規(guī)范的服務公約,有一支相對固定的志愿服務隊,,有一系列常態(tài)化志愿服務活動,。
各單位依托志愿服務基地平臺,將其作為開展志愿者扶貧、青春扶貧的主陣地和主戰(zhàn)場,,匯聚志愿者的智慧和力量,,熱忱幫助定點扶貧村脫貧致富。
每一次開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穿著南方電網“紅馬甲”的青年志愿者活躍在貧困地區(qū)的小學及村莊農戶,,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不斷豐富服務形式載體
“愛在南網?春苗成長營”志愿服務項目主要包括“八個一”的服務內容,,即贈送一批“成長書包”,、結成一批助學幫扶對子、舉辦一堂“小電燈課堂”,、捐贈一批“成長書籍”,、開展一次“成長陪伴”拓展活動、開展一次親情連線,、舉行一次看電網活動,、開展一次城市體驗活動。
以四個“導”為行動指南,通過對貧困學子進行思想上的引導,、學習上的輔導,、心理上的疏導、生活上的教導,,用真心關愛貧困學生和留守兒童,,以真情引導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為貧困地區(qū)完成脫貧目標貢獻青春力量,。
自2015年以來,,“愛在南網·春苗成長營”共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80余次,累計募捐愛心助學款物合52.17萬元,,資助了312位貧困學生,;共計向東蘭縣國清中學捐贈助學物資、圖書和文體用品7.96萬元,;共計贈送“成長書包”900多個,,結成助學幫扶對子300多對,成功舉辦“小電燈課堂”100余期,,“安全童行”安全知識進校園活動120多次,,捐贈“成長書籍”6000多冊,成功開展“成長陪伴”拓展活動60多次,,征集“微心愿”200多個,,開展親情連線1000多次,舉行看電網活動80多次,,開展城市體驗活動20多次,。
2018年“六一”兒童節(jié)期間,,基地組織團員青年志愿者前往公司定點幫扶貧困村的7所學校,依托“愛在南網·春苗成長營”同步開展“圖書漂流”活動,,60余萬人通過新浪直播在線關注,,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160萬人次。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