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居民紓解情緒,為老人送菜上門,,合肥社會工作者朱業(yè)翠——“只要大伙有需要,,我立馬就到”
本報記者游儀
圖為朱業(yè)翠在給社區(qū)居民做心理輔導,。徐娟娟攝
2月29日下午,對著臺式電腦,,隔著手機屏幕,,朱業(yè)翠正與10歲的多多視頻連線,做好線上課堂的學前準備,。
39歲的朱業(yè)翠,,是安徽合肥市廬陽區(qū)四里河街道銀河灣社區(qū)的一名社會工作者,也是街道“能大姐”互助站的志愿者之一,。這個成立于2017年的互助站,,起初是為社區(qū)孩子服務,聯(lián)合志愿者之家的大學生,,周末給孩子們上公益課,。
疫情發(fā)生后,朱業(yè)翠想到,,大家都在防疫前線,,家中的老人、孩子怎么辦,?要不要給一線防疫人員的家人做好服務,?與“能大姐”互助站的其他志愿者商量后,大家一拍即合,,說干就干,。
知識豐富的大學生,一馬當先擔任“學習導師”,;熟知社區(qū)情況的志愿者,,擔任“生活導師”;擁有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書的朱業(yè)翠,,身兼數(shù)職,,并主攻“心理導師”,為疫情期間緊張的居民紓解情緒……不同“導師制”的多對一守護,,為不同年齡段的前線人員子女定制“關愛套餐”,。
朱業(yè)翠介紹,多多的媽媽,,就堅守在銀河灣社區(qū)防疫前線,,為解決孩子媽媽的后顧之憂,她通過視頻連線,,對孩子進行線上教學,。
除幫助孩子鞏固功課,“能大姐”互助站還為一線防疫人員家庭解決買菜問題,當好“留守”老人的生活助理,。
“陶奶奶,,您家的菜快沒了吧。今天想吃啥,?!薄靶≈彀。忠闊┠懔?,我想要玉米面,、生姜、胡蘿卜……”“我記下了,,一定準時送到,。”
3月2日下午,,朱業(yè)翠撥通了銀河灣社區(qū)居民陶琳的電話,。今年83歲的陶奶奶,孩子不在家,,朱業(yè)翠就成了她家里的“生活導師”,,為老人送菜上門。3月3日早上8點,,超市一開門,,朱業(yè)翠就進去挑選菜品。作為超市的第一撥顧客,,她坦言:“老人們本就吃得不多,,蔬菜也會多放幾天,一定要買最新鮮的,?!?/p>
朱業(yè)翠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大小不一的便箋,,隨便拾起一張,,就記滿了門牌號、菜名,;朱業(yè)翠的衣兜里則裝滿了零錢,,10元5元的有,5角1角的也不少,,“這一袋子零錢,,都是老人們給的?!敝鞓I(yè)翠笑著說,,如今,她已為社區(qū)60多戶人家代購了累計8000多元的生活物資。
還記得記者第一次見到朱業(yè)翠時,,她正接聽小區(qū)老人們的訂菜電話,差點把記者當成需要代購的居民,,拿來紙筆打算記菜名,。但即便如此,朱業(yè)翠還是一刻也閑不下來,,琢磨著能再做些啥,。
疫情期間,有人緊張焦慮,,她又當起了“知心姐姐”,,“有的老人坐不住,總想出門,,我就打電話安撫他們,。要還不行,我就站在樓下,,老人們站窗戶那,,我陪他們隔空聊天?!?/p>
從1月27日至今,,朱業(yè)翠一直忙碌在志愿服務崗位上,一天都沒休息過,?!耙痪€防疫人員在前面守護生命,我們也想守護他們,?!敝鞓I(yè)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要大伙有需要,,我立馬就到,!”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