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靖江志愿者:共筑疫情防控 “紅色屏障”
面對復雜的疫情形勢,,江蘇省靖江市一群群志愿者聞令而動,,投身社區(qū)、車站,、交通卡口,,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貢獻力量,,用實際行動展現黨史學習教育成果。7月中下旬至今,,靖江共有336支團隊,、18096人活躍在城鄉(xiāng),開展了5452次志愿活動,,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達65585人次。除了這些可觸可感的數據外,,還有更多沒有在志愿服務平臺注冊登記的志愿力量在城鄉(xiāng)涌動,。
志愿服務網絡全域覆蓋
一聲號角就是一次沖鋒,。南京等地疫情剛一發(fā)生,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園區(qū)、辦事處為“經”,,村,、社區(qū)為“緯”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格局在靖江迅速形成,織就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域覆蓋的志愿服務網絡,。
各條線迅速組建志愿服務微信群,招募可參與疫情防控的志愿力量,,充分收集,、梳理志愿者可支配的志愿服務時間、易到崗的志愿服務地點等信息,。所有入群志愿者自愿接受各鎮(zhèn)(街道,、園區(qū)、辦事處)和村(社區(qū))的統(tǒng)一領導和調度,,就近就便編入村(社區(qū))疫情防控志愿者組織,、突擊隊等,服從所分配的工作任務,,做到有崗有責,、聞令即動。
“老中青”群體全體動員
“50后”“60后”志愿者老驥伏櫪,,沖鋒在前,;“70后”“80后”志愿者迎難而上,勇挑重擔,;“90后”“00后”青年一代接棒上陣,、奮斗青春……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zhàn)線,“老中青”三代志愿者齊心上陣,,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銀發(fā)”志愿者成為村、社區(qū)防控一線的最美風景,,不少獲得“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的老同志主動請纓,。“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不以年齡論英雄!”一句句錚錚誓言,詮釋著老同志永不褪色的為民情懷,。中流砥柱的中青年志愿者白天兢兢業(yè)業(yè)堅守在工作崗位,,下班后又準時到防控點忙到午夜,用無怨無悔的奉獻默默擔當,。大學生志愿者紛紛響應市文明辦,、團市委發(fā)出的倡議,積極認領志愿任務,,彰顯青年一代的使命與擔當,。
志愿組織全時參與
無論是烈日炎炎的正午,還是大雨滂沱的深夜,;無論是行人零星的清晨,,還是車流如織的上下班高峰……馬洲大地,每時每刻,,總能看到志愿者組織在防疫一線忙碌的身影,,他們用24小時不間斷的志愿服務,,織密抵御疫情的防控網絡,,用“紅馬甲”筑起固若金湯的防疫屏障。
本輪疫情防控開展以來,,“蘭沁櫞香”志愿總隊積極引領,,“東線第一帆”志愿者聯盟各支隊紛紛行動,179志愿者協會,、家有兒女志愿者協會,、向陽花志愿者協會、168志愿者協會,、和諧志愿者協會,、星火志愿者協會等志愿者組織第一時間響應,安排志愿者奔赴各防疫點,,分班次參與疫情防控,,確保24小時防控無間隙。
車站里,,他們不厭其煩地提醒乘客戴好口罩,,為行動不便的乘客拖運行李、指引路線,;卡口上,,他們倒班輪換,全天候風雨無阻,;社區(qū)外,,他們與物業(yè)、保安配合無間,守牢家園大門,。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疫”里,,每一名志愿者帶著熱忱與勇敢而來。他們聚則是一團火,,“紅馬甲”成了疫情防控最堅實的“鎧甲”,;他們散則成滿天星,遍布馬洲大地每一個有需要的地方,。他們用無私奉獻,,靜守云開“疫”散,讓“志愿紅”成為最心安的力量,。(劉敏)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