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疫”線守護者
“爸,等疫情過去,咱再把年補上……”說這話的是,,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梁邱鎮(zhèn)敬老院院長張俊嶺。已是花甲之年,,本可以退休回家安享晚年的他,因為疫情當(dāng)前放心不下敬老院的24位老人,,繼續(xù)堅守在崗位,。
把牽掛給了敬老院的老人,卻辜負了93歲高齡的老父親,。
張俊嶺的老父親張景元,,是費縣一等功退伍老兵,曾參加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盡管兒子張俊嶺自大年三十就住在了敬老院,,沒有陪自己過年,也沒有回過家,,可他總是囑咐兒子說:“工作重要,,封好門,看好老人……”
說起這份堅持和付出,,張俊嶺卻說:“我是一名黨員,、一個老兵,這一切都是應(yīng)該做的,?!?019年國慶期間,他陪同父親到北京參加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儀式,,他感到無比的自豪和光榮,,也更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職責(zé)和使命?!氨绕饝?zhàn)爭年代那些老軍人老英雄的犧牲,,我只是做了一點小事,微不足道……”
他口中的小事,,是日夜堅守,,是每天早晚兩次給老人測量體溫,是給敬老院,、老人房間消毒,,是給每個老人送水送飯送藥,是給老人端屎端尿,,是忙得顧不上吃飯……
作為位于農(nóng)村地區(qū)的敬老院,,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更加緊迫。面對疫情,,張俊嶺馬上召開院管理人員及院民會議,成立了由院長任組長的三人疫情防控領(lǐng)導(dǎo)小組,,并于大年初一對敬老院實行封閉管理,,嚴禁所有人員外出,勸返所有來訪人員,,從源頭上控制病毒傳播,。
敬老院的老人大多數(shù)不認字、文化水平低,,為提高老人們的防病能力,,張俊嶺主動承擔(dān)起了給所有老人量體溫、房間消毒等工作,,并認真學(xué)習(xí)疫情防控常識,,然后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逐一向老人講解,手把手地教他們怎么戴口罩,、怎么洗手,。剛開始有的老人不理解,埋怨道:“活了七八十了,,還不知道怎么洗手,?”在他的“軟磨硬泡”下,他們也逐步地行動起來……
有個老人突然有感冒癥狀,,他趕緊在院內(nèi)設(shè)立緊急觀察房間和隔離房間,,對老人進行隔離。老人隔離期間,,他親自給老人送水送飯送藥,,端屎尿盆……直到老人恢復(fù)健康,搬出隔離房間,。夜間,,他還增加對所有入住老人的巡訪次數(shù),不時到房間給老人蓋被子,、調(diào)整空調(diào)溫度,,以防院內(nèi)老人在疫情防控期間生病。
“多少個日夜操勞,,只為守護這片寧靜,。”張俊嶺自2016年擔(dān)任敬老院院長以來,,一年當(dāng)中有350天是在敬老院度過的,。對他而言,,敬老院是他的另一個家。
疫情防控以來,,在張俊嶺的帶領(lǐng)下,,梁邱鎮(zhèn)敬老院累計勸返來訪人員10余人次。截至目前,,入住老人食宿安全,、生活有序、健康平安,。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dāng)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