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疫”一線,社會救助干部在行動
低保,、特困供養(yǎng)對象是社會中最困難的群體,,他們大多老弱病殘,缺乏基本的自我防控能力和意識,。在當前防控疫情進入攻堅戰(zhàn)的階段,,這個群體也一直牽動著各級民政干部的心。如何在做好防控疫情工作的同時,,也做好他們的保障工作,。福州民政系統(tǒng)用三項措施,,交出了在防控疫情期切實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答卷”。
特事特辦,,開通“綠色通道”
疫情發(fā)生后,,市民政局緊急召開多次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困難群眾防控疫情工作,制定出臺《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期間有關社會救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加大救助力度,,及時發(fā)放低保金、特困供養(yǎng)金等保障資金達3千多萬元,。同時,,開通疫情期間臨時救助“綠色通道”,對因疫情導致生活困難的群眾,,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采取先救助后補辦申請手續(xù)的應急措施,由鄉(xiāng)鎮(zhèn)(街道)直接審批并發(fā)放救助金,。
定人定期,,實行“四送服務”
各縣(市)區(qū)民政干部進村入戶、挨家挨戶全面細致摸排困難群眾,,將老弱病殘等無自主行動能力的對象列為重點保障對象并建立臺賬,。在此基礎上實行“四送服務”:一送生活物資,由村(居)委會定人,、定期為重點保障對象購買大米,、肉類、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二送防護物資,,分批次、分階段發(fā)放防護口罩,、消毒酒精,。截至目前,累計為低保戶和特困戶中的老年人群體發(fā)放防護口罩達1602個,,消毒酒精896瓶和部分藍苓口服液,、蓮花清瘟顆粒等藥品;三送基本藥品,,與鄉(xiāng)鎮(zhèn)(街道)衛(wèi)生院配合,,為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困難群眾代買藥品,;四送溫馨提示,,第一時間將《致市民一封信》,、“疫情通告”等疫情防控宣傳資料送到困難群眾家中,,引導他們做到不外出,、不聚餐,不信謠,、不傳謠,。
包片包戶,推行“三級掛鉤”
建立民政市局領導掛鉤聯(lián)系縣(市)區(qū)機制,,局領導第一時間深入各(市)區(qū),,坐鎮(zhèn)指導困難群眾防控工作,幫助協(xié)調物資和工作人員調配等實際困難,。
各縣(市)區(qū)采取分組行動,、包片作戰(zhàn)等方式,積極深入掛鉤鄉(xiāng)鎮(zhèn)(街道)和困難群眾家中,,開展防控疫情宣傳和保障等工作,。
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干部帶領村(居)委會干部、志愿者等人員,,掛鉤聯(lián)系村(居)委會及重點保障對象,,通過電話、上門等方式,,定期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精神狀況,及時為他們提供幫扶,。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