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6月12日
重要論述
1929年6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討論毛澤東四月五日的來信等。周恩來發(fā)言指出:中央二月致毛澤東,、朱德的信提出讓紅軍分散等意見是有些毛病,。常委已決定召集一次軍事會議,詳細討論各地紅軍問題,,朱德,、毛澤東處應派一得力人員來參加。建議征調一部分軍事人才派往紅四軍,。周恩來還指出:目前農運問題客觀上是忽略的,,中國游擊區(qū)域割據(jù)的形勢是存在的,問題是要有城市的領導,。會議同意毛澤東的意見,,紅軍應采取集中游擊的策略,中央應堅決改變分散紅軍的原則,。
1936年6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窯堡召開會議,,討論兩廣事變(即西南事變)及整個形勢發(fā)展的問題。周恩來報告兩廣事變爆發(fā)的原因,,指出:一是由于日本對華侵略,,英、日矛盾加??;二是統(tǒng)治階級內部分裂,反蔣抗日運動高漲,;三是民族資產階級的推動,,這個事變是抗日的。毛澤東發(fā)言指出:時局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日本派兵到華北,,國民黨中央的勢力退出華北,中國內部起了很大變化,。帝國主義世界也起了變化,,英國原是支持日本侵略中國的,現(xiàn)在變?yōu)榉磳θ毡厩致灾袊?。西北是抗日的大本營,,西南事變的發(fā)動,對西北也起了作用,。我們的口號,,我們的重心是抗日,請蔣出兵,以掃除抗日阻礙,。會議決定黨的策略是:支持兩廣提出的北上抗日,,反對蔣派兵南下;用召開救國會議來反對國民黨的五屆二中全會,;號召全國人民抗日,,實現(xiàn)西北大聯(lián)合。
1944年6月12日
毛澤東會見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并回答提問,。談到六月六日英,、美軍隊在法國諾曼底地區(qū)對德軍實施戰(zhàn)略性登陸作戰(zhàn),開辟歐洲第二戰(zhàn)場問題,,他指出:第二戰(zhàn)場開辟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直接影響歐洲,現(xiàn)在歐洲已進到決戰(zhàn)階段了,,將來亦會影響到太平洋與中國,,遠東決戰(zhàn)亦快要到來了。談話中,,他主要談了中共的希望和它自己的工作問題,,指出:中國缺乏一個為推進戰(zhàn)爭所必需的民主制度。我們所希望于國民政府,、國民黨及一切黨派的,,就是從各方面實行民主。民主必須是各方面的,,是政治上的,,軍事上的,經濟上的,,文化上的,,黨務上的以及國際關系上的。我們很需要統(tǒng)一,,但是只有建筑在民主基礎上的統(tǒng)一,,才是真統(tǒng)一。我們共產黨為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而做的一切工作,,都貫徹著一個民主統(tǒng)一或民主集中的精神,。我們認為全中國只有民主制度、民主作風,,目前才能勝敵,,將來才能建立一個很好的和平的國內關系與國際關系。這篇答記者問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三卷,。
1987年6月12日
鄧小平會見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lián)盟中央主席團委員科羅舍茨時,,談到中國改革的必要性、內容和目的、目標,。他指出:改革步子要加快,。我是主張改革的,不改革就沒有出路,,舊的那一套經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相應的其他各個領域的改革。開放是對世界所有國家開放,,對各種類型的國家開放,。政治體制改革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謂的民主,不能搬用他們的三權鼎立,,不能搬用他們的資本主義制度,,而要搞社會主義民主。我們要根據(jù)社會主義國家自己的實踐,、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改革的內容和步驟,。每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又都是不同的,歷史不同,,經驗不同,,現(xiàn)在所處的情況不同,各國的改革不可能一樣,。但是,,共同的一點是要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避免資本主義社會的毛病和弊端,。我們改革總的目的是要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鞏固黨的領導,有利于在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下發(fā)展生產力,。對中國來說,,就是要有利于貫徹執(zhí)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要做到這些,我個人考慮有三條:第一,,黨和行政機構以及整個國家體制要增強活力,,就是說不要僵化,要用新腦筋來對待新事物,;第二,,要真正提高效率;第三,要充分調動人民和各行各業(yè)基層的積極性,。我們的改革不能離開社會主義道路,,不能沒有共產黨的領導,這兩點是相互聯(lián)系的,,是一個問題,。這篇談話的一部分以《改革的步子要加快》為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2015年6月12日
中共中央舉行紀念陳云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在20世紀中國苦難而輝煌的歷史進程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優(yōu)秀共產黨人,。陳云同志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堅定理想信念、堅強黨性原則,、求真務實作風,、樸素公仆情懷、勤奮學習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紀念陳云同志,就要學習他堅守信仰的精神,。無論處于順境還是逆境,,陳云同志始終堅守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不動搖,。全黨同志一定要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把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結合起來,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練就共產黨人的鋼筋鐵骨,,鑄牢堅守信仰的銅墻鐵壁,,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
黨史回眸
1923年
6月12日至20日 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大會的主要議程是討論全體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問題,,決定全體共產黨員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以建立各民主階級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大會發(fā)表了宣言,,通過關于勞動問題、農民問題,、青年運動,、婦女運動等決議,。大會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長、毛澤東為秘書,、羅章龍為會計,,負責黨中央的日常工作。大會以后,,黨的各級組織對黨員群眾進行教育,,消除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的疑慮;同時積極推動孫中山,、廖仲愷等改組國民黨,。
1935年
6月12日 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在北進懋功的達維鎮(zhèn)途中,同紅四方面軍一部會合,。十六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到達達維鎮(zhèn)。當晚,,紅一,、紅四方面軍舉行了會師的慶祝大會。
1992年
6月12日 鄧小平同江澤民談話中表示贊成使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個提法,。他指出:實際上我們是在這樣做,,深圳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搞市場經濟,,沒有競爭,,沒有比較,連科學技術都發(fā)展不起來,。產品總是落后,,也影響到消費,影響到對外貿易和出口,。
歷史瞬間
1935年6月12日,,中央紅軍先頭部隊在夾金山北麓四川懋功達維鎮(zhèn)同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勝利會師。圖為當年的會師橋,。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產黨在廣州東山恤孤院路后街31號(今恤孤院路3號)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圖為大會舊址。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