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水泊街道 “事事如意”工作法
推動移風易俗往深里走、往實處走
2020年以來,,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水泊街道積極開展移風易俗活動,,與文明攜手、向陋習告別,,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爭做崇尚勤儉節(jié)約,反對大操大辦的踐行者,、傳播者和監(jiān)督者,,讓文明新風吹遍大地,;在工作中,,水泊街道將移風易俗的各項要求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實效,、注重細節(jié),、注重引導,以抓實“四點”和開展“四進”為支撐,,創(chuàng)新思路,推出“事事如意”工作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抓實“四點”
一是將村支部作為移風易俗工作的關鍵點,。逐級召開會議,逐級統(tǒng)一思想,。科級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黨員包戶,居住區(qū)域或宗族關系,定崗劃片實行包保,壓實了支部書記,、村“兩委”成員和黨員責任,。同時,以考核為指揮棒,將移風易俗工作納入對村居的千分制考核,并賦予較高的權重,。
二是打造好村居示范點,發(fā)揮好以點帶面的作用。組織支部書記先后六次到先進地區(qū)學習,找差距,、學做法,開闊思路,組織村與村之間,、紅白理事會之間的交叉觀摩,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目前,在東南西北四個服務區(qū)分別打造了四個示范點,。在打造過程中,尊重當?shù)孛袼孜幕?結合實際情況,突出特色,讓每個示范點有文化,、有內涵、有靈魂,。
三是將紅事新辦作為紅白理事會的突破點,。移風易俗最難的就是紅事,做好移風易俗工作,必須突破紅事這一關。除了對未婚青年做好宣傳發(fā)動外,對于不要彩禮的婚禮和在文化禮堂舉行的婚禮,由街道黨工委書記,、副書記為新人證婚,。往常,一對新人舉辦婚禮,場地租賃費,、婚慶費用加在一起至少需要1.3萬元,。實施紅事新辦后,為婚慶堂購置的音響設備、地毯,、小飾品和拱門加起來6000元,這樣算下來可以幫助群眾節(jié)約不少費用,。
四是將群眾滿意度作為移風易俗工作的落腳點。前期,,通過宣傳,,讓群眾了解到移風易俗的必要性和相關標準。在推進中,,組織23名年輕干部成立“四好”專班進行了滿意度調查,,不同于原來“只問不答”的模式,調查員在測評的同時,,與轄區(qū)群眾進行廣泛溝通,,了解好社情民意,宣傳好當前政策,,匯報好近期工作,,解答好群眾疑惑,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到四月份,,已經(jīng)完成對轄區(qū)86%的居民進行測評。
開展“四進”
一是孝老愛親進校園,。組織轄區(qū)內幼兒園,、中小學開設“孝老愛親主題班會”,普及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并發(fā)起倡議,,讓孩子們回家后把第一碗飯端給父母,給父母洗一次腳,。通過進校園活動,,初步達到了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氛圍,。
二是移風易俗進集市。水泊街道以廟會,、集市命名的村居共有8個,,集市是人口密集度最大的地方。在謀劃“趕大集”活動時,結合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制作了“拉畫筆”和氣球展示,。同時,在原來“趕大集”基礎上,還開展了逛夜市和趕廟會活動,同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鄉(xiāng)風文明進村居。村居靠群眾,群眾靠發(fā)動,發(fā)動還得靠活動,。去年7月以來,累計舉辦鄉(xiāng)風文明推進暨移風易俗先進表彰現(xiàn)場會21場次,文藝匯演166場次,表彰先進,、樹立“草根英雄” 360人,對評選出的“好婆婆”“好媳婦”“不要彩禮好岳母”等代表進行了表彰,同時還設置了為“傳承之家”現(xiàn)場題字、婆媳互獻鮮花等環(huán)節(jié),,最后組織社區(qū)志愿服務隊伍進行文藝演出,創(chuàng)作了《墻頭記》《喜盈門》等鄰里和諧,、孝親愛老等題材的節(jié)目。
四是村規(guī)民約進萬家,。集中組織各村“兩委”按照程序對原村規(guī)民約進行完善,,廣泛征集各方意見建議,讓各村的村規(guī)民約都有特點,、有靈魂,、有溫度。此外,,逐村入戶讓群眾簽字確認,、張貼上墻,提高知曉率,、認可度和認知度,累計發(fā)放,、簽字確認村規(guī)民約1.2萬份,。
在開展移風易俗工作中,,既要有措施,迅速打開局面,;又要有長期規(guī)劃,,久久為功。水泊街道移風易俗“事事如意”工作法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實效,關鍵在于黨建引領,,核心在于提高群眾滿意度,。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