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詞之鄉(xiāng)——浙江瑞安
瑞安市位于浙江東南沿海,,是浙江省轄縣級市,,溫州市代管。地處浙南中山區(qū)東部,,地勢西高東低,。西北群山綿亙,為南雁蕩山,、洞宮山的余脈。中部為丘陵和飛云江沖積平原,。東部為濱海平原,,河網(wǎng)交錯,一派水鄉(xiāng)景象,。飛云江自西而東穿境,。海域內(nèi)有北麂列島、大北列島等眾多島礁,。
地名沿革
三國吳赤烏二年(239)
析永寧南境置羅陽縣,,以地處大羅山之南得名。
三國吳寶鼎三年(268)
以邑有安陽江(今飛云江)改稱安陽縣,。
西晉太康元年(280)
因境內(nèi)安固山改稱安固縣,,四年析置始陽縣(今平陽縣),。
唐天復三年(903)
有白烏棲縣之集云閣,以為祥瑞,,詔改縣名為瑞安,。
歷史古跡
瑞安市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玉海樓,、浙南石棚墓,、利濟醫(yī)學堂、圣井山石殿,、觀音寺石塔,、八卦橋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木活字印刷術被列入聯(lián)合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溫州鼓詞,、藤牌舞、藍夾纈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發(fā)源于“鼓詞之鄉(xiāng)”——溫州瑞安,,故亦稱瑞安鼓詞,俗稱“唱詞”“門頭敲”,。它是流傳在溫州地區(qū)屬大鼓類的民間說唱藝術,,是華東和浙江省民間曲藝的主要曲種之一。素有“浙北評彈,,浙南鼓詞”的美譽,,是溫州及浙南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藝術。
瑞安山水
瑞安西部山清水秀,、中部水田阡陌,、東部臨江面海,擁有國家4A級景區(qū)寨寮溪等七大風景名勝區(qū),。銅盤島周圍碧波澎湃,,充滿了迷人的海洋風情;桐溪內(nèi)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極富山林野趣。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