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慈母恩
姚昌德
時光如水,歲月如流,。我對母親的情感一直縈繞心頭,,縱使滄海已變桑田,內(nèi)心不變的永遠是那份對家的眷戀和對母親深深的感念,。
在我的記憶里,,做著一村之長的父親,算是個小小的村官,,他為人仗義,,常常放棄自家的事兒去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凡有婆媳不和,、鄰里糾紛之事,,鄉(xiāng)親們總樂于找他處理。為此,,父親忙于村里的事務(wù),,母親就承擔(dān)起家里和田地的事情,日夜操勞,,練就了一身勤儉持家的本領(lǐng),。
母親的善良賢惠、克己助人的人格特征和精神品質(zhì),,令我們尊崇和敬佩,。她是一棵枝豐葉茂的大樹,一生育有三男四女,。家里兄妹多,,吃起飯來,碗筷擺滿一桌,;換洗衣服,,臟衣脫成一堆;放學(xué)歸來,,書包掛成一排,。母親由此日夜操勞,殫精竭慮守護這個家,,含辛茹苦地把我們養(yǎng)大成人,。一年到頭,掙得工分勉強能維持一家人的口糧,。為了年幼的子女,,母親常想著法子,把饃做成兩種,,一種少量白面和紅薯面混合在一起,,做成所謂的花卷饃,,給我們吃;另一種全部用紅薯面做成窩窩自己吃,。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為了生活汗流干,,母親每天起早貪黑體貼一家人,,一刻也閑不住。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一家人天天照例圍坐一桌,、相聚一起,邊搶吃食物,,邊閑話家常,那種其樂融融,、快樂滿滿的情景,,至今令人無法忘懷。
雖然姊妹較多,,但母親最寵愛,、最記掛的就是我和弟弟。我童年時體弱多病,,曾三次逃離“死神”的魔爪,,盡管每次奇跡逃生,但全家人心里已蒙上一層陰影,,之后在母親的悉心照顧下,,才得以安全健康成長。她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每日三餐洗洗涮涮,,整天忙忙碌碌,稍有空閑還要拿起針線縫縫補補,。她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自己做的,,包括棉衣、單衣,、棉襖,、鞋帽以及被褥等,雖到老年,,仍不輟勞作,,沒有為自己奢侈地購買一件她認為昂貴的衣服。給予我們的不僅是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還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那就是她的美德:善良、質(zhì)樸,、寬容,、正直,吃苦耐勞,,先人后己,,勤儉節(jié)約。這些品質(zhì)值得我們用一生去學(xué)習(xí),。
母親深知沒有文化的痛苦,。因此,十分注重我們姊妹的學(xué)習(xí),,供養(yǎng)我們一直讀完中學(xué),,送我參軍入伍,我和弟妹學(xué)習(xí)相互鼓勵,,且成績從不落人后,。如今,我扎實的文字功底和豐富的感知力,,使自己工作起來游刃有余,,這都是母親在兒時對我諄諄教導(dǎo)的結(jié)果。感恩母親,,她教給了我勞動的知識,,給了我堅強的意志,鼓勵我走上成功之路,。在這條路上我越發(fā)認識到:這種知識和意志,,是最寶貴的財富。她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地引導(dǎo)著我:做好人就是做自己,。她為兒女們的幸福,,默默地付出了一輩子,無怨無悔,。她心中裝滿對子女的牽掛,,唯獨沒有給自己留下一絲空間。這就是平凡的母親,,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她用一生無私的付出,默默地詮釋著母愛的真諦,,那就是給予,。她這一生,誰都不虧欠,,唯獨虧欠了自己,。
清明節(jié)是一個祭奠親人,、抒發(fā)親情、感恩懷舊的日子?,F(xiàn)實告訴我母親謝世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陰陽兩隔,,母子再也不能相見。只有深深地懷念,、想念和惦念,,我曾多次在夢里見到她,依然是那樣慈祥可親,,當(dāng)夢醒時,,眼睛總是濕漉漉的。這個節(jié)日里,,我因首都群眾祭掃服務(wù)保障工作不能回鄉(xiāng)祭祖,,心里有好多話兒,想對慈愛的母親傾訴……聽著滿文軍的《懂你》:“一年一年風(fēng)霜遮蓋了笑顏,,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長歌當(dāng)哭,,遠望當(dāng)歸,!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dāng)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