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該識破“中國國學院大學”假面具
據報道,,近日,,非法社會組織“中國國學院大學”及下設分支機構被依法予以取締,。據了解,這所自稱國家部委批準成立的高端教育學府,,在全國設立70家分支機構,以向世界各國輸送和諧大使,、文化干部為宗旨……可實際上,,卻只是一家沒有在任何部門登記注冊的“草臺班子”。
事實上,,早在2019年5月,,就有一個名為“中國國學院”的機構曾被查封,仔細去看,,二者從偽造文件到斂財手法都非常類似,。比如,在“中國國學院”,,花2.7萬元可買一張“國學使者”證書,,然后四處收費演講。能出十幾萬,,就會配齊所有偽造文件,,允許設立分支機構,,自行招人。而購買這些證書的人,,相當多數人算是主動“上當受騙”,,為的就是買下證書后去騙別人。
資料顯示,,此次被取締的“中國國學院大學”,,下設類似分支機構已多達70家,涵蓋了儒學,、周易和量子醫(yī)學等范疇,。從一個造假大學,到衍生出一整套造假體系,,里面盡是金錢與虛名的置換,。而其之所以“野火燒不盡”,一個原因就是社會上一些人過于迷信“證書”和各種“頭銜”,,現實中,,他們也需要用這些看起來“高大上”的形式裝點自家門面。
一個尷尬的事實是,,盡管這些非法機構的活動多是假的,,但一些承辦、協(xié)辦單位卻是真實合法的,。比如,,在某大學官網上,還可查詢到題為“中國國學院院長黃泓人一行蒞臨我??疾旖涣鳌钡男侣?,不可謂不諷刺。
而排除故意“上鉤”者,,很多人和組織面對這些非法組織也缺少分辨手段,,帶上“中國”“國家”的唬人名頭就以為是官方機構,這也給這些假大學,、假學者提供了“鉆空子”的機會,。
實際上,各類合法登記成立的社會組織,,都可在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建立的“全國社會組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上查詢,,還可以通過名稱檢索特定社會組織是否涉嫌非法。但這個“小技巧”顯然并沒有普及,。這就需要有關機構加大執(zhí)法和宣傳力度,,幫助普通民眾擦亮眼睛,明辨真?zhèn)危瑒e讓“假大學”再騙人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
|
【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