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單位:深圳市義工聯合會、深圳市青年創(chuàng)業(yè)促進會
服務領域:生活扶貧,、教育扶貧,、產業(yè)扶貧
志愿者參與人數:183人
直接受益人數:1133人
項目風采
三樂村位于粵贛兩省交界處,現有1133人,,500多名勞動人口,,其中450人外出打工,集體經濟年收入只有8000余元,,全村耕地面積700多畝,,依靠家庭小規(guī)模種養(yǎng),,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還不足7000元。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民政,、共青團多個部門的關心支持下,駐村扶貧工作隊(以下簡稱“扶貧工作隊”)打造了精準扶貧志愿服務三個圈層,,逐漸探索出一條以“社工+義工”模式為基礎,、社會組織為支撐、商業(yè)企業(yè)為外援,、公益資源為補充的精準扶貧路徑,。在三樂村,各方資源立體疊加而產生的扶貧“乘數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沒有年輕人,、經濟模式單一、缺少致富帶頭人”,,這就是項目實施地當時的現狀,。對此,在深圳團市委,、深圳市民政局的指導下,,扶貧工作隊積極聯系各類志愿服務組織,意在打造一個三樂村“精準扶貧”的“朋友圈”,,不斷激發(fā)三樂村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讓脫貧致富所需要的人才、信息,、資金,、產業(yè)等要素更廣泛、頻繁地連接起來,。
產業(yè)扶貧 發(fā)展特色經濟
為了村域經濟的發(fā)展,,扶貧工作隊積極牽手黑土麥田公益團隊,探索“社工+義工”精準扶貧新模式,,落地“鄉(xiāng)村創(chuàng)客計劃”,。
三樂村的老主任朱石明最先感受到這次扶貧工作隊似乎有點“不一樣”。以前扶貧,,都是給村里修路,、蓋房子、慰問貧困戶,。這次不同,,入村幾個月,工作隊并沒有著急花錢,,而是不聲不響,、悶頭搞起了調研,。在和平縣,百香果是特色經濟作物,,營養(yǎng)價值高,,市場供不應求,而且成活率高,,掛果快,。結合三樂村的實地狀況和村民需求,扶貧工作隊與鄉(xiāng)村創(chuàng)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擬定了百香果種植項目計劃書,,召開宣講會,,并注冊成立了農民專業(yè)合作社,確定采取“合作社+農戶”模式,,由合作社墊資向農戶提供水泥柱,、基肥、果苗等生產資料,,并對接和平縣水果研究所提供技術指導,。靈芝是一味名貴藥材,利潤率高,,技術也不難掌握,。一番調研之后,扶貧工作隊又組建了靈芝合作社,,建立了靈芝種植技術引進試驗基地,,搭建起靈芝種植大棚3個,種植紫靈芝菌包18000余個,。
扶貧工作隊與鄉(xiāng)村創(chuàng)客花了幾個星期挨家挨戶做動員,,與農民簽訂入股,、技術服務,、土地流轉、購銷等協議,。利用深圳市場化程度高的優(yōu)勢,,扶貧工作隊積極尋找能夠對接的產業(yè)資源、商業(yè)企業(yè),,及時引進惠州農產品貿易公司,、惠州海吉星等企業(yè),與合作社達成產品銷售意向,,為“農產品-終端消費品”打通銷售流通渠道,,徹底解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
志愿服務 助力新農村示范村建設
美麗建設,,規(guī)劃先行,。三樂村積極參與“我為美麗鄉(xiāng)村繪藍圖”2017年南粵村莊(整治)規(guī)劃志愿行動,。在前期協調創(chuàng)遠文旅編制本村規(guī)劃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扶貧工作隊力邀廣東財經大學規(guī)劃設計志愿者團隊,,編制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總體規(guī)劃,,為全村新農村建設提供專業(yè)指導。為了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示范村,,扶貧工作隊引進“古村之友”志愿服務網絡,,對接廣東省裝飾行業(yè)協會、飾界網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三樂村“古村客廳”建設項目,,通過互聯網眾籌的形式募集資金,,打造一個集旅游服務和社區(qū)服務配套于一體的,兼具文化展示,、農產陳列,、會客交流、短期住宿,、日常餐飲以及閱覽室,、活動室等多種功能的鄉(xiāng)村服務綜合體。在河壩工程,、道路硬底化,、飲水工程、路燈亮化工程,、山林綠道工程等一系列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扶貧工作隊積極籌集資金,不斷促進人居環(huán)境改善,。
助力教育 解決燃眉之急
去年,,扶貧工作隊通過深圳市志愿服務基金會協助對接中國銀行深圳市分行,開展“義路童行?U愛和平”愛心助學活動,,幫助村小學建立“深圳義工陽光書屋”,。深圳市義工聯也多次攜手社會愛心人士訪村,為三樂小學送去學習用品,、書籍,、體育器材等物資共計十余萬元。深圳市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聯合市機械行業(yè)協會,,通過向阿奇夏米爾公司募資,,為村小學籌建了一間多媒體電教室。
通過騰訊99公益日,,扶貧工作隊募集了6萬余元資金用于在三樂村建設綜合文體廣場,;在深圳外國語學校音樂社的幫助下,籌集了4萬元公益資金,為三樂村建起了戶外運動廣場,;依托深圳市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募集了3萬余元資金,40余臺電腦,,建成三樂小學多媒體電教室,;對接浙江大學三農協會,新增20余處垃圾堆放點,,助力美麗鄉(xiāng)村建設,。
今年,扶貧工作隊引進“美麗中國”支教項目,,選派6名高學歷人才到上陵鎮(zhèn)中心小學,、岑江小學開展為期2年的志愿服務支教活動,輻射三樂小學,,助力當地教育水平提升,。
專家點評
駐村幫扶是當前我國脫貧攻堅行動的一種方式,深圳市義工聯合會和深圳市青年創(chuàng)業(yè)促進會結合駐村扶貧工作隊工作在三樂村開展了精準扶貧志愿服務,,這一服務項目初步形成 “三個圈層”新模式,。該志愿服務項目最大的特點是非常注重資源整合。他們通過“社工+義工”模式,,實施了“鄉(xiāng)村創(chuàng)客計劃”,,把創(chuàng)客、合作社,、企業(yè)等力量有機融合,,發(fā)展了特色農業(yè),推進了農村發(fā)展,。他們引入了設計,、裝飾、眾籌等志愿力量,,把農村旅游服務與公共服務“盤活”了,。他們通過動員愛心力量、籌集善款,、支教幫扶等活動,,把貧困農村的教育水平提升了,。這些活動展現了志愿服務的“乘數效應”,,如果在這些活動中能夠厘清志愿者的角色和作用,將會更加充分地彰顯志愿服務的魅力,。(張學東)
【大 中 小】 【打印】 |
版權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網站標識碼:bm12000003
ICP備案編號:京ICP備13012430
京公網安備1104010270007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