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彥川
云南省現(xiàn)有79.35萬名持殘疾人證的肢體殘障人士,。由于交通不便,、經(jīng)濟條件差,,一些老少邊窮地區(qū)殘障人士難以及時適配假肢,,或無法適配安全,、耐用的假肢,。
為了幫肢殘人士更好融入社會,,云南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以下簡稱省康復中心)積極爭取省福彩公益金的支持,,每年組織技術隊伍遠赴偏遠山區(qū),、貧困地區(qū)提供貼心服務,,幫助數(shù)以萬計的肢殘人士實現(xiàn)了站得直、行得穩(wěn)的愿望,。
跋山涉水赴使命
云南省多為山區(qū),,有時省康復中心工作人員去趟鄰縣就要花上數(shù)個小時,工作早出晚歸,、吃住因陋就簡是巡回服務中的常事,,特別是制作部的工作人員,每年都有一半以上時間在外出差,,有的人行程累計3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行赤道好幾圈。職工楊文偉的岳母病逝時,,他匆匆趕回昆明處理后事,,又連夜趕回一線繼續(xù)工作。一些青年職工因為頻繁出差,,把結婚,、生育等終身大事再三推遲。
“對于健全人來說,,他們很難真正理解殘疾人的痛苦,。為了幫肢殘人士順利邁出融入社會的第一步,省康復中心不但重視技術提升,,還鼓勵干部職工學習社會工作知識,,提升與肢殘人士溝通交流的能力。現(xiàn)如今,,中心已有14名同事考取社會工作師證書,,8名資深專業(yè)技術人員被聘為昆明醫(yī)科大兼職教師?!笔】祻椭行呢撠熑伺D苷f,。
多年來,,省康復中心積極爭取省福彩公益金專項資金的支持,從2007年開始連續(xù)承接“義肢助殘”項目,。項目以3年為一個周期,,在16個州市巡回為低保戶、建檔立卡脫貧戶,,以及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免費適配假肢,、矯形器,、助聽器等康復輔具,發(fā)放輪椅,、拐杖,、護理床等成品輔具。在過去的15年里,,省康復中心已累計爭取省福彩公益金11025萬元,,服務殘障人士15881人次。
“為了讓有限的資金惠及更多困難群眾,,省康復中心一方面按照工傷職工的待遇高標準為困難殘障人士配置輔具,,提供遠低于市場價格的優(yōu)質服務。比如,,我們把機械關節(jié)升級成了氣壓關節(jié),。”省康復中心工作人員張晉鋮說,,他們?yōu)橹珰埲耸窟m配假肢,,會綜合考慮對方的神經(jīng)分布狀況、截肢手術完成質量,、肌肉萎縮程度,、體態(tài)等多種因素,以確保舒適度和牢固度,。
工匠精神映初心
近年來,,一些制作假肢的民營企業(yè)技術能力有限,在接受腔取型,、對線,、打磨、矯正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做得不夠好,,造成一些殘疾人家里有好幾具假肢,卻仍然難以順暢出行,。
對于此類假肢,,省康復中心工作人員能修則修,。有一次在彌渡縣德苴鄉(xiāng)項目開展中,省康復中心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有位殘疾人家里有三具損壞的假肢,,在進行檢查評估后,,工作人員利用其部件組裝了一具堅固耐用的假肢?!澳俏焕相l(xiāng)試了試,,連聲夸贊我們的技術好?!鄙鐣詹控撠熑肆_超說,。
在納入“義肢助殘”項目幫扶對象之前,有的困難群眾戴的是用竹筒,、煙筒,、PVC管自制的假肢,有的群眾假肢損壞后出行受阻,、生活不便,。“針對此類急迫需要,,省康復中心設計了可以現(xiàn)場制作假肢矯形器的工程車,,幾位同事還多次自掏腰包找長途客車,把為困難群眾適配的假肢托運到?jīng)]有快遞服務的瀘水,、福貢等地,。”羅超說,。
玉溪市江川區(qū)大街街道的耿倩(化名)12歲時不幸因車禍截肢,,此后她情緒消沉、不愿出門,。為了幫她走出困境,,省康復中心前后制作了三具輕便而精致的假肢。現(xiàn)如今,,耿倩不但成功地開辦了美甲美發(fā)店,,還經(jīng)常到省康復中心向殘障人士傳授穿戴假肢的經(jīng)驗和調整步態(tài)的方法。
為了減輕殘障人士的經(jīng)濟負擔,,2022年,,省康復中心拿出50萬元預算資金給特困殘障人士報銷路費和住宿費?!懊刻熳∷拶M標準是150元,,伙食費標準是100元,往返公共交通費用實報實銷,?!薄傲x肢助殘”項目負責人羅炎介紹,。
2022年,省康復中心銜接落實2021年“義肢助殘”項目,,制作假肢矯形器808具,,發(fā)放其他輔具1495臺,驗配助聽器1152臺,,惠及傷殘困難群眾3455人次,,超過中標時承諾的“服務3400人次”標準。新爭取到“義肢助殘”項目資金1900萬元,,2022年年底前,,省康復中心已完成玉溪市、普洱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部分縣市假肢矯形器取型制作和輔具配發(fā)工作,,惠及2166人次。
攻堅克難攀高峰
2017年,,省康復中心啟動績效改革,。其間,中心通過召開全體職工大會,、座談會等形式全面吸收職工合理意見和訴求,,充分發(fā)揚民主。在新政策的激勵下,,職工們發(fā)揚攻堅克難精神,,更加積極地提升技術水平。
永平縣博南鎮(zhèn)患有嚴重小兒麻痹的孤兒趙某從小跪地爬行,,造成關節(jié)屈膝攣縮,。家里想給他裝配假肢,多方咨詢沒有結果,。省康復中心得知后,,安排張晉鋮、崔紅艷組成技術攻關小組,,精心設計出小腿假肢和膝離斷假肢,,為趙某圓了站立行走的夢。
趙某的經(jīng)歷只是省康復中心幫助肢殘人士的一個縮影,。2022年,,省康復中心中標昆明市殘聯(lián)假肢適配公開招投標項目,服務210人次,;中標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殘疾軍人輔具配置項目,,服務110人次,制作假肢及配發(fā)輔具共210具(件);參與漾濞,、貢山等11個縣(市,、區(qū))精神障礙社區(qū)康復服務試點,提供康復輔具及其安裝維護,;承接紅河州殘聯(lián)委托的假肢裝配項目,服務60人次,,制作假肢及矯形器62具……
鑒于青少年脊柱側彎,、足部異常殘疾病例不斷增多,省康復中心在省民政廳和省財政廳的支持下,,在昆明市和紅河州開展青少年足脊側彎殘疾預防與矯治項目(試點),,2023年投入500萬元,計劃服務2480人次,。
“省委提出3815高質量跨越式發(fā)展目標(三年上臺階,、八年大發(fā)展、十五年大跨越),,我們深感振奮,。省民政廳將支持省康復中心不斷拓寬工作思路,拓展業(yè)務領域,,提高技術能力,;弘揚‘工匠精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力爭成為輻射南亞和東南亞的康復輔具龍頭單位!”省民政廳廳長劉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