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方建軍 2024年以來,,江西省上饒市民政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三個聚焦”為抓手,,積極破解民政服務站“怎么建、怎么做,、做得好”三大難題,,持續(xù)探索上饒?zhí)厣泥l(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服務站建設實踐路徑,助力基層民政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聚焦兩站轉型定位 解決“怎么建”的問題 上饒市民政局把握民政服務站作為基層民政服務平臺,,立足夯實民政服務能力、加強和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的角色定位,,梳理社工站與民政服務站的差異,,解決轉型后民政服務站“怎么建”問題。一是建體系,。全力抓好市,、縣、鄉(xiāng)三級民政服務站體系建設,,建成1個市級服務中心,、12個縣級服務中心、212個鄉(xiāng)級服務站,,實現(xiàn)民政服務站全覆蓋。二是明職能,。在站點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以民政服務為重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立足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事務,、社會治理四大領域,聚焦服務一老一小一殘一困群體,,制定《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服務站服務清單》,。三是立標準。對標省民政廳關于民政服務站建設相關要求,,在聯(lián)合組織,、宣傳、財政,、人社等部門印發(fā)《上饒市推進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建設 增強基層民政服務能力的實施方案》基礎上,,制定出臺《上饒市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服務站服務指南》地方標準,統(tǒng)一標識,、統(tǒng)一組織架構,、統(tǒng)一服務流程、統(tǒng)一服務清單,,規(guī)范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服務站轉型路徑,。 聚焦優(yōu)化服務路徑 解決“怎樣做”的問題 上饒市民政局通過暢通聯(lián)絡機制、整合人員陣地,、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解決民政服務站“怎樣做”問題,確保黨委政府重視,、群眾滿意,、社會認可。一是服務機制更暢通,。建立健全民政,、鄉(xiāng)鎮(zhèn)(街道)、社區(qū)領導協(xié)同機制,,縣級民政服務中心結合工作指標要求,,做好人員服務能力培養(yǎng)、考核評優(yōu)管理,;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分管領導兼任民政服務站站長,,結合各級民政工作部署,做好駐站人員任務下達,、日常工作管理,;站點與社區(qū)建立“聯(lián)絡員”機制,社區(qū)協(xié)助服務開展。二是服務成效更凸顯,。出臺《上饒市推進村(社區(qū))慈善服務站建設和村(社區(qū))慈善基金發(fā)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探索“民政服務站、慈善工作站,、社會救助服務站”共建工作模式,,做好“政府救助+慈善幫扶”“物質關愛+巡視探訪”有效銜接。轉型以來,,民政服務站協(xié)助開展社會救助對象探視尋訪76197人次,,協(xié)助8880名困難群眾納入社會救助兜底保障;為4449名困境兒童,、留守兒童提供“一人一檔一策”服務,;協(xié)助3562名困難殘疾人辦理兩項補貼。三是服務方式更優(yōu)化,。在民政服務站,、慈善工作站、社會救助服務站“三合一”建站基礎上,,因地制宜研發(fā)“民政服務站管理服務系統(tǒng)”“掌上公益平臺”,,實現(xiàn)群眾需求線下摸排、在線認領,,項目線上宣傳發(fā)布,、線下組織開展。鉛山縣“暖心智匯”平臺,、信州區(qū)“慈立方”平臺共發(fā)布公益項目12個,,鏈接慈善等社會資源14萬元,服務各類群眾3695人,。 聚焦站點提質增效 解決“做得好”的問題 轉型以來,,上饒市民政局持續(xù)開展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服務站能力提升行動,通過建立三項機制,,激發(fā)服務提質增效動能,。一是建立人才培養(yǎng)機制。爭取市委人才辦人才項目支持,,舉辦4期民政基層人才培訓班,,覆蓋121名駐站人員、300余名基層民政工作者,。采取“請進來”和 “走出去”相結合方式,,實施“牽手”計劃,與江西財經大學共建實訓實踐基地5個,,開辦專題學習班,、組織社區(qū)慈善主題調研等,,并先后赴四川成都、廣東深圳等地學習,,分層分類實施公益慈善人才培養(yǎng)、駐站人員民政政策業(yè)務培訓,,提升基層民政服務人才能力水平,。目前,全市駐站人員助理社工師,、社工師持證比例達到46%,。二是建立資金保障機制。上饒市將民政服務站服務與管理納入《上饒市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按照“財政預算一點,、社會救助專項資金列支一點、福彩公益金補助一點,、慈善資金募捐一點”的思路,,統(tǒng)籌政府一般預算資金666萬元、社會救助資金1213萬元,、福彩資金636萬元,、慈善資金40萬元等,用于民政服務站建設與開展服務,,積極構建起多元化經費保障機制,。三是建立績效評估機制。建立“市級統(tǒng)籌,、分級管理”民政服務站督導評估機制,,市級投入資金138萬元,購買第三方督導評估服務,,通過每月調度,、抽查服務指標完成情況、組織開展交叉評估等形式,,促進站點服務質量提升,。截至目前,全市34個民政服務站獲評省級“六化”示范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