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在第16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7個全國海洋宣傳日當天,,由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未來地球計劃全球秘書中心(中國),、中國海洋發(fā)展基金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深海發(fā)現之旅暨“海洋十年”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廣東省中山大學(珠海校區(qū))體育館舉行,。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fā)協會理事長張占海、自然資源部總工程師田文彪,、珠海市市長黃志豪,、中國海洋發(fā)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潘新春、中山大學校長高松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原助理秘書長張文建視頻致辭,。
啟動儀式上,來自華東師范大學,、中山大學,、珠海市第八中學等學校師生代表共同宣讀活動倡議,倡議內容包括深化和創(chuàng)新海洋科普教育,,以豐富多彩的形式提升青少年海洋素養(yǎng),;積極推廣“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十年(2021—2030)”計劃(簡稱“海洋十年”),,為青年科學家提供更廣闊的發(fā)展平臺;聯合各利益相關方,,建立合作網絡,。
活動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主任陳大可和歐洲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林間分別作了題為《海洋研究的態(tài)勢和愿景》《引領未來海洋科技革命》的報告,。通過這場“院士科普大講堂”,參會者了解了海洋領域的前沿熱點話題,。
為培養(yǎng)高素質藍色市民,,活動當天同步舉行了“藍色市民青年營”啟航儀式,為6位藍色市民青年代表頒發(fā)“藍色市民青年營啟航證書”,。
本次“海洋十年”進校園活動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qū))舉辦,,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內容包括“院士科普大講堂”“對話首席科學家”“對話未來海洋之星”“連線對話海上科考船”“杰出青年海洋科學家沙龍”“海洋新質生產力圓桌沙龍”等學術交流活動,,并舉辦“深海發(fā)現之旅”科普展和海洋新質生產力主題展覽,。 (趙宇新 王 晶)